次韵答邵青溪先生

藜杖乌纱过百年,童颜鹤发气泠然。
窝尊安乐元通谱,壶隐虚闲别有天。
课稼春行黄犊外,寻盟时到白鸥前。
青溪一曲春如许,二顷何须负郭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答邵青溪先生》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而《次韵答杨柳溪先生》则是明代诗人张天赋所创作的诗作。以下是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世称“山谷”,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词人。黄庭坚的诗风雄浑豪放,词则以豪迈悲壮著称,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他在书法上与苏轼、米芾、蔡襄齐名,被称为“宋代四大家”之一。
  • 张天赋(1481-1547),字汝德,又名爱梅道人,兴宁县福兴区人。他是一位修志专家,仪表端庄,孝悌忠信,早年考取秀才后拜大司成湛甘泉为师,精研文史。
  1. 创作背景
  • 黄庭坚生活在北宋末年,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和文人内心的苦闷都反映在他的作品中。黄庭坚在仕途不顺时,曾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至偏远地区。这种经历使他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更深的感悟,从而在诗歌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
  • 张天赋的生平未详,但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窥见明代社会的一些风貌。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由于时代背景的差异,张天赋的诗歌可能更多地关注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之间的交织。
  1. 作品原文
  • 《次韵答邵国贤少司徒》由明代诗人孙一元所作,这首诗描绘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通过对江南十月景色的描写,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沧海和老松象征着世界的辽阔和岁月的见证,虞卿和杜陵则代表了文人的忧思和孤独。诗中的云雾和拐杖增添了一种幽静的意境,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匆匆和人生的无常。
  • 《次韵答杨柳溪先生》是张天赋的作品。这首诗同样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和自然的感悟。桃花浪暖太塘春,欢动高堂白发人。天地恢宏开寿域,竹松苍翠挺丰神。壶中自我风光别,眼底从渠世态新。列鼎五云膺禄养,优游晚景乐天真。诗中描绘了一幅和谐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平和。

这两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各自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特色和文人心态。通过阅读这些作品,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词的魅力,还能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和时代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