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杖乌纱过百年,童颜鹤发气泠然。
窝尊安乐元通谱,壶隐虚闲别有天。
课稼春行黄犊外,寻盟时到白鸥前。
青溪一曲春如许,二顷何须负郭田。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 藜杖乌纱过百年:拄着藜杖,穿着乌纱帽,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 童颜鹤发气泠然:拥有童真的容颜,白发苍苍却神采奕奕。
- 窝尊安乐元通谱:享受尊贵的生活,家族世代繁荣昌盛。
- 壶隐虚闲别有天:隐居在壶中,过着悠闲自在的日子。
- 课稼春行黄犊外:春天耕作时,走在黄牛之外。
- 寻盟时到白鸥前: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有时能见到白色的水鸟。
- 青溪一曲春如许:青溪边的风景如此美好。
- 二顷何须负郭田:不需要两顷地就能拥有肥沃的土地。
注释解析
- 藜杖:指用藜草做的手杖,古代文人雅士常用以表示清高。
- 乌纱帽:黑色官帽,是古代官员的标志。
- 童颜鹤发:形容人年纪虽大但精神矍铄、面带童稚之色。
- 气泠然:形容人的气质清冷,不沾尘俗。
- 窝尊安乐:形容生活安稳幸福,受到尊重和宠爱。
- 壶隐:指隐居于壶中的隐士生活。
- 虚闲:指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没有烦忧。
- 课稼:耕种庄稼。
- 白鸥前:指白鸥出没的地方。
- 青溪曲:青溪边上的风光。
- 二顷地: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十亩左右的土地。
- 负郭田:指靠近城郭的田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中的“藜杖”、“乌纱”和“童颜鹤发”,形象地勾勒出一位历经沧桑而仍保持着青春风貌的老者形象。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同时,“课稼春行黄犊外”、“寻盟时到白鸥前”,反映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宁静与自由的精神世界。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真谛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