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椽茅屋称幽居,环堵萧然日著书。
邻曲往还忘主客,林泉映带乐禽鱼。
一经阐教韦丞相,三策成名董仲舒。
自愧无能空白首,子孙便好问耕锄。
诗句释义:
- 数椽茅屋称幽居:“数椽”指的是简陋的几间房屋,“茅屋”是指用草和木搭建的房子。整个句子的意思是,虽然居住的地方简陋(数椽),但自己却自得其乐(称幽居)。
- 环堵萧然日著书:“环堵”是四周墙壁的意思,“萧然”形容环境清幽,“着书”则指读书或写作。整句诗描述了自己在简朴的环境中,每日勤奋学习的情景。
- 邻曲往还忘主客:“邻曲”指的是邻居之间的交往,“主客”是指对待客人的态度。这句诗表达了与邻居交往时,能够抛开彼此的身份地位,以朋友相待的意境。
- 林泉映带乐禽鱼:这里的“林泉”指的是自然风光中的山林和泉水,“映带”形容景色优美,“乐禽鱼”则指的是快乐的鸟儿和鱼儿。整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自然景象,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一经阐教韦丞相:这里的“一经”指的是一部经典著作,“阐教”是指阐明教化、传播知识。“韦丞相”指的是唐朝宰相韦嗣立。整句诗描述了韦丞相在弘扬教化方面所做的贡献。
- 三策成名董仲舒:这里的“三策”可能指的是韦丞相提出的三种策略或建议,而“董仲舒”则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学者。整句诗赞扬了韦丞相在治国理政方面的智慧和才能,他提出了具有远见卓识的策略。
- 自愧无能空白首:这里的“自愧”表示自省,“无能”表示能力不足,“空白首”则形容没有成就。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谦虚自省,意识到自己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 子孙便好问耕锄:这里的“子孙”指的是自己的后代,“便好”表示他们喜欢做某件事情,“问耕锄”则是指询问农事、学习耕种。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后代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家风,勤于农作,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译文:
简陋的几间茅屋是我隐居之所,四周的墙壁空荡荡地映衬着我孜孜不倦地读书。与邻居之间往来无拘,忘却了主人与客人的身份界限,仿佛置身于自然的怀抱中。我钦佩韦丞相在弘扬教化方面的贡献,也赞赏董仲舒的智慧谋略。然而,我深感自己的能力不足,无法取得更大的成就。我的孙子们将会继承这些传统,他们热爱农事,乐于耕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自己的居所、读书、与邻里交往以及对于古代贤人的敬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和传统的深深眷恋。诗人通过对简单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珍视和对未来子孙教育的期望。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