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头涌出烂银盘,帘卷南荣仔细看。
秋气平分宵寂寂,凉辉十倍露漙漙。
阿鵵药臼敲清杵,素女霓裳跨白鸾。
欲折丹葩向高处,璚楼玉宇不胜寒。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中秋之夜的诗作,描绘了夜晚的月光、秋气以及诗人的感悟和情感。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析:
- 东头涌出烂银盘(东头涌出烂银盘):描述月亮在东方的天空中如同银色的盘子一样升起,形容月亮明亮如银盘。
- 帘卷南荣仔细看(帘卷南荣仔细看):暗示月亮高挂,光芒四射,让人无法直视。
- 秋气平分宵寂寂(秋气平分宵寂寂):秋天的清冷之气笼罩了整个夜晚,使得夜晚显得更加寂静。
- 凉辉十倍露漙漙(凉辉十倍露漙漙):月光洒在露水上,使得露珠变得晶莹透亮,增添了夜晚的美丽。
- 阿鵵药臼敲清杵(阿鵵药臼敲清杵):阿鵵是一种传说中的乐器,诗人用它来象征月亮的音乐。
- 素女霓裳跨白鸾(素女霓裳跨白鸾):素女是一种传说中的仙女,她穿着霓裳羽衣,骑着白鸾飞翔。这里的“跨”字形象地描绘了月亮在夜空中舞动的景象。
- 欲折丹葩向高处(欲折丹葩向高处):诗人想要折下一枝美丽的花朵献给远方的人,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丹葩”指的是花朵,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 璚楼玉宇不胜寒(璚楼玉宇不胜寒):形容月亮高悬于夜空中,照亮了整个玉宇,使其充满了寒冷的气息。这里的“璚楼”指的是高楼,象征着人们仰望星辰的场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月光、秋气、露水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中秋之夜的宁静与美好。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捕捉到了月光的璀璨与秋气的清冷交织在一起的画面,并通过对月亮的音乐、仙女的舞蹈等元素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同时,诗人还通过欲折丹葩、璚楼玉宇等意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秋赏月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