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玩月次胡万山韵

东头涌出烂银盘,帘卷南荣仔细看。
秋气平分宵寂寂,凉辉十倍露漙漙。
阿鵵药臼敲清杵,素女霓裳跨白鸾。
欲折丹葩向高处,璚楼玉宇不胜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陶宗仪的《中秋玩月次胡万山韵》是一首描绘中秋节夜月亮美景的诗歌,创作于明代。诗中通过对秋夜月光、凉辉以及嫦娥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夜晚景象。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作者简介:陶宗仪,明代文学家,他的作品多反映现实生活,语言质朴,富有哲理,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心理描写。《中秋玩月次胡万山韵》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不仅体现了陶宗仪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和文人的生活态度。

  2. 诗歌原文
    东头涌出烂银盘,帘卷南荣仔细看。
    秋气平分宵寂寂,凉辉十倍露漙漙。
    阿鵵药臼敲清杵,素女霓裳跨白鸾。
    欲折丹葩向高处,璚楼玉宇不胜寒。

  3.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诗中的“东头涌出烂银盘”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夜月亮如同从东方升起的银盘,光芒四射;“帘卷南荣仔细看”,则表现了诗人细致入微地观察月亮的情态。
  • 象征寓意:“秋气平分宵寂寂”,“凉辉十倍露漙漙”,这些诗句通过秋夜寂静的氛围和皎洁月光的对比,传递出一种静谧和高远的意境。
  • 人物想象:诗中提到的“素女霓裳跨白鸾”,将嫦娥描绘成一位飘逸的仙女,与白鸾一同在月宫中翩翩起舞,增添了诗意的同时也让读者联想到神话传说中的美丽形象。
  • 艺术手法:整首诗采用赋、比、兴等传统诗歌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诗人的情怀。特别是结尾的“欲折丹葩向高处,璚楼玉宇不胜寒”,既展现了月亮之美,也寓含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陶宗仪的《中秋玩月次胡万山韵》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意蕴,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对于现代人而言,了解和欣赏这样一首诗,可以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也能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