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川壤地栽千亩,海上云林长万竿。
晋室一时人旷达,尔家三径日平安。
琅玕响激秋声早,翡翠阴团雨气寒。
裹茗敲门容借看,清风吟啸对檀栾。
万竹林为鹤砂于廷立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萬竹林为鹤砂于廷立赋》是明代诗人陶宗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创作背景:陶宗儀,明代著名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东林派”的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展现了明代中叶文人的生活情趣。
诗歌原文:
万竹千竿翠影连,海云深处见林缘。
晋室一时人旷达,尔家三径日平安。
琅玕响激秋声早,翡翠阴团雨气寒。
裹茗敲门容借看,清风吟啸对檀栾。诗歌赏析:《萬竹林为鹤砂于廷立赋》以其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通过“万竹千竿翠影连”等诗句,描绘了一幅竹海连绵、云雾缭绕的壮美画卷。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艺术特色:这首诗歌在形式上遵循了传统律诗的规范,每两句为一个律句,共八句,音律和谐,节奏鲜明。在语言运用上,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富有诗意,同时也增强了表现力。
文化价值:作为明代的文学作品,《萬竹林为鹤砂于廷立赋》不仅是文学研究的重要资料,也为后世提供了欣赏和学习古代诗词的宝贵机会。通过对该作品的研究和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的文化背景和文人的生活状态。
《萬竹林为鹤砂于廷立赋》不仅是明代诗歌艺术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能够更好地了解明代的文学风格和审美趣味,同时也能体会到古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