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牛饯腊三元正,玉烛调和四海清。
老眼细看新岁历,白头偏动故乡情。
人家竞写宜春帖,宰相宁无列火城。
图轴高县钟进士,怪精也复可怜生。
丁丑元日分韵得生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丁丑元日分韵得生字》:咏古抒情的诗作
陶宗仪,一位生活在元代的诗人,他的《丁丑元日分韵得生字》是一首咏古抒情的七言律诗。诗中通过对新年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情感以及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感慨。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陶宗仪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还反映了元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丁丑元日分韵得生字》的全文如下:土牛饯腊三元正,玉烛调和四海清。老眼细看新岁历,白头偏动故乡情。人家竞写宜春帖,宰相宁无列火城。图轴高县钟进士,怪精也复可怜生。
诗中的“土牛饯腊”指的是旧时用泥土制作的耕牛作为祭品,象征着新一年的开始,而“三元正”则是指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这三天,是新年里最重要的日子。诗中还提到了“玉烛调和四海清”,这里的“玉烛”指的是月亮,用以象征国家的和谐与稳定。
陶宗仪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年的景象,通过“老眼细看新岁历”等词句,表达了他对过去一年的回顾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诗中的“白头偏动故乡情”则透露出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诗中还涉及了当时的一些社会现象,如“人家竞写宜春帖”,反映了人们在新年时互相赠送寓意好运的春联和福字。同时,“宰相宁无列火城”则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些政治事件或人物。
《丁丑元日分韵得生字》以其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邃的文化底蕴,成为了研究元代社会和文化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和艺术才华。
陶宗仪的《丁丑元日分韵得生字》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更在文化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这首诗不仅是陶宗仪个人的才情展现,更是元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为我们提供了了解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