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朔日入都门

欣欣灌木卫圜丘,滚滚长江控上游。
虎踞龙蟠真圣主,天开地设古神州。
五云宫殿参差起,万国梯航远近柔。
何幸布衣膺宠命,拟随仙仗觐前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三月朔日入都门》是一首由元代诗人陶宗仪创作的古诗。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陶宗仪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元代的社会面貌和作者对当时政治、文化环境的独特感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信息:

  1. 作者简介:陶宗仪,字九成,号南邨,浙江嘉兴人。他在元朝时期以博学著称,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学者和历史学家。其著作广泛涉及历史、地理、天文等领域,尤其擅长编写各种地方志和历史记载,如《南邨类稿》等。陶宗仪的学识不仅丰富了他的个人生活,也为他提供了创作灵感的来源。
  2. 诗词原文与翻译:《三月朔日入都门》全诗如下:
欣欣灌木卫圜丘,  
滚滚长江控上游。  
虎踞龙蟠真圣主,  
天开地设古神州。  
五云宫殿参差起,  
万国梯航远近柔。  
  • 译文:在这首诗中,“欣欣灌木”指的是环绕着皇宫的茂密树木,象征着护卫和安全。“滚滚长江”则描绘了长江的壮阔,象征国家的繁荣和富饶。“虎踞龙蟠”形容地势险要,有帝王之气。“天开地设古神州”表达了对古老土地和历史的赞美。“五云宫殿”指的是装饰华丽、色彩斑斓的宫殿建筑。“万国梯航”指来自不同国家的使节和商船,体现了当时的国际交流和文化融合。
  • 赏析: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一个繁荣、多元而又充满智慧与力量的国家形象。诗中的自然景观与国家的政治景象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骄傲,也反映了个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厚情感。
  1. 诗歌风格与特点:《三月朔日入都门》以其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成功地捕捉了诗人对那个时代的感受和思考。诗中使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观和社会元素,如山脉、河流、宫殿等,这些都为表达主题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和情感支持。同时,诗中的比喻和用词都非常精准,如“虎踞龙蟠”、“天开地设”,这些词汇不仅美化了语言,也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月朔日入都门》不仅是一首表现力强的古诗,也是对元代社会和文化的一次深刻反映。陶宗仪通过这首诗展示了他的才华和对时代的深刻认识,同时也启发了后人对于历史的反思和学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