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未子月廿三日

朔风颠号树木枯,层冰积雪冻模糊。
三冬酷冷无今日,兽炭频烧醉玉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辛未子月廿三日》是明代文学家陶宗仪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画面,生动地描绘了冬季严寒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冬日生活的独特感受。

从内容上来看,《辛未子月廿三日》以“朔风颠号树木枯,层冰积雪冻模糊”开篇,形象地勾勒出了一幅冬天的寒冷景象。接着“三冬酷冷无今日,兽炭频烧醉玉壶”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严寒的感觉,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刺骨的寒风和冰雪覆盖的世界。这种描述不仅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化,更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在艺术风格上,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七言绝句形式,每一句都简短而有力。《辛未子月廿三日》的用词精炼,如“朔风颠号”、“层冰积雪”,这些形容词和动词的使用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冬季的寒冷和大自然的严酷。同时,诗中的意象也极具象征意义,如“兽炭频烧”不仅仅是指取暖的行为,也暗喻着人们在寒冷中的挣扎和温暖中的快乐。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陶宗仪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力,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引发读者对于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层次思考。

《辛未子月廿三日》不仅是一首描写冬日景致的诗歌,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体验。它让人们在阅读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