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云十咏灵峰古刹

众山罗立小为尊,一朵灵峰启法门。
气聚风藏龙脉远,元符宝殿尚孤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慈云十咏灵峰古刹》是元末明初文学家陶宗仪创作的一首诗,主要描绘了灵峰古刹的壮丽景色和历史遗迹,展现了古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陶宗仪(约1370年—约1460年),字九成,号南野,江苏南京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和史学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金陵三大家”。他的作品广泛涉猎诗歌、散文、史学等多领域,尤以山水诗著称,其诗作具有深厚的艺术魅力和较高的历史价值。
  1. 诗词原文
    众山罗立小为尊,一朵灵峰启法门。气聚风藏龙脉远,元符宝殿尚孤存。

  2. 诗词赏析

  • 众山罗立小为尊:这句表达了灵峰古刹在众多山峰中的卓越地位,虽然规模较小,但却显得尊贵而引人注目。
  • 一朵灵峰启法门:描述了灵峰的独特之处,如同一朵花般在群山中绽放,象征着佛法的传播和启迪。
  • 气聚风藏龙脉远:描绘了灵峰古刹周围的环境,暗示着这里的风水独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
  • 元符宝殿尚孤存:反映了古时建筑的保存状态,即使历经沧桑,仍然有部分建筑得以幸存。

《慈云十咏灵峰古刹》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更是一首蕴含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他们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