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俞时斋

襄阳耆旧传,一览涕无从。
入社深衣叟,斋居粝食翁。
市朝终不到,林涧或相逢。
有子能传业,棺衾得慎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俞时斋》是宋代诗人陆文圭创作的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文学价值以及其背后的历史背景:

  1. 作者介绍:《挽俞时斋》的作者是陆文圭,字子方,号墙东,生于宋元之际的常州江阴。陆文圭博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之学,对古代文化有着深厚的积累。陆文圭在宋末元初时期生活并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其中以诗词见长。陆文圭的生平经历了宋亡后的动荡岁月,他在元初隐居不仕,潜心学问,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2. 诗歌内容:在《挽俞时斋》中,陆文圭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俞时斋的生活状态与心路历程。”襄阳耆旧传,一览涕无从。入社深衣叟,斋居粝食翁” 这两句直接反映了俞时斋的生活环境和精神状态。他虽身处乱世,却保持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从容态度。”市朝终不到,林涧或相逢” 表明他选择了一条避开尘嚣的隐逸之路,与自然为伴,寻求内心的宁静。

  3. 作品鉴赏:《挽俞时斋》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远的思想内涵,成为研究陆文圭及其同时代文人的重要文献。诗中的“市朝”与“林涧”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看法。这首诗不仅表现了作者对故人的缅怀之情,也折射出他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

《挽俞时斋》不仅是陆文圭个人情感的一种表达,也是宋代末期社会背景下文人心态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理解,可以更深刻地认识陆文圭的文学成就以及宋代文人的生活状况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