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斋挽诗

少日增庭秀,暮年山泽臞。
吟魂绕花竹,客泪洒江湖。
莫唱贞元曲,空遗洛社图。
绝怜埋片玉,幸喜产双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立斋挽诗》是宋朝陆文圭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人生晚年的悲凉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陆文圭,南宋文学家、书法家、词人,字子方,一字东篱(一说字景逸),号敬轩,又号潜夫,吴郡(今属江苏)嘉陵(今浙江嘉兴市)人。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及第,累迁礼部架阁文字,知建阳县。宋亡后,隐吴兴弁山,自号弁阳居士。其词多写自然景物,抒写失意情怀,风格清丽,语言淡雅,有“放翁后身”之誉。与周密、陈允平等合称“四大家”。有《眉山先生文集》、《闲情赋》、《醉歌行》等。现存词集有《樵歌》、《秋蕊香词》。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诗歌原文
    少日增庭秀,暮年山泽胩。
    吟魂绕花竹,客咏渍江湖。
    莫唱贞元曲,空遗洛社图。
    绝娄埋片玉,幸喜产双珠。
  • 诗歌翻译
    年轻时庭院中充满了美丽的花朵和翠绿的竹子。但到了晚年却感到身体虚弱,如同山泽中的野兽一样挣扎。
    我的灵魂仿佛随着花香和竹林的风而飘荡,而我的诗句则像是被湖水所浸染,流连忘返。
    不要唱那些陈旧的歌曲,那些歌曲已经过时了,只留下一张洛社的图画让人感叹。
    幸好我还留下了一些珍贵的作品,就像两块美玉一样珍贵,让我深感欣慰。
  1. 主题内容
  • 生命感悟:诗人通过对自身经历的描述,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晚年生活状态的无奈。
  • 自然之美:诗中多次提到花、竹等自然元素,赞美自然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眷恋。
  • 友情与孤独:诗人在晚年感到孤独,但同时也感受到了与朋友的交流和共鸣,这是对友情的一种珍视和歌颂。
  1. 艺术手法
  • 情景交融: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感受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 用典巧妙:诗中运用了一些典故,如“贞元曲”、“洛社图”,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深度。
  1. 文化影响
  • 文学价值:《立斋挽诗》作为陆文圭的代表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思想内涵: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对自然的热爱,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思考生活和自然的方式。
  1. 现代应用
  • 教育意义:这首诗可以作为教育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古典文学的美。
  • 情感表达:诗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可以启发人们在现代社会中寻找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1. 审美体验
  • 语言韵味:诗的语言优美,韵律和谐,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
  • 意境深远:诗的意境深远且充满哲思,引导人们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1. 研究现状
  • 学术研究:学术界对《立斋挽诗》的研究已有相当的积累,对其文学价值和历史背景都有深入探讨。
  • 保护传承: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学者们呼吁加强对古典文学作品的保护和研究。
  1. 创作背景
  • 创作时期:陆文圭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诗歌往往充满了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 个人经历:陆文圭的个人经历也对他的作品产生了影响。他年轻时曾参与抗金斗争,但最终未能成功。这些经历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反映,使他的作品具有了独特的个性和深刻的内涵。

陆文圭的《立斋挽诗》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值得研究和欣赏的经典之作。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够从中汲取到生活的哲理和智慧,从而更加珍惜和感激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