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亭山属谢家诗,太白重来又一奇。
天既生才宜用世,士多有志不逢时。
屠龙合让高人手,扪虱才堪童子师。
大厦支颠要梁木,独甘杞菊老天随。
和郭有章见赠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查元鼎是《和郭有章见赠韵》的作者。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及其艺术特色,值得深入探讨。
查元鼎是清代浙江海宁人,出身书香门第,其祖为清初著名诗人查慎行。他的诗才早有文名,道光末年开始游幕来台,因个性耿介而不愿迎合名利,故凡有拂其意者便去,不复停留。他在同治元年(1862)经历戴万生事起,被掳后幸得林占梅等人营救脱险,之后侨寓竹堑,日以诗酒为乐。晚年虽遇困穷,但守益坚,著述不辍,深受竹堑文人尊重。
陆文圭是宋代末期的诗人。《和郭有章见赠韵》便是他的作品,通过敬亭山的历史与李白的再访,表达了对人才与时代际遇的感慨。这首诗体现了陆文圭对于天才应投身世、实现抱负的认同,同时也流露出许多有志之士未能遇到施展才华好时机的无奈。
陆文奎的诗歌创作涉及表达心境、反映时事等多个方面。尽管生活窘迫,面临困境,但他往往能笑看人生,以丽句写愁,并托寓哲理,以此消解心中不平之鸣,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美感。他的生平诗作在戴案时遭焚尽,晚年所作集为《草草草堂吟草》,家贫未能刊于世,所见不全。日治时期,台湾文艺丛志及台湾诗报曾刊载其诗篇若干,均许其作必传。此外,黄典权于《台南文化》八卷二期所刊《草草草堂吟草》,亦著录若干,或有损益。
关于《和郭有章见赠韵》的内容和风格,虽然网络上提供了详细的原文、翻译和赏析,但为了深入了解这首诗,建议读者直接阅读原诗以获得更真切的感受。同时,也可以参考相关的文学评论或研究文章,以便从不同角度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价值。
《和郭有章见赠韵》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时代感慨的诗歌,同时也是对陆文奎诗歌风格的一次展示。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交织、才子与时代的互动进行描绘,反映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高远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