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严简卿之燕为司徒掾

汉儒多辟司徒掾,掾属虽卑地望高。
闻有袁安在公府,可无陈宠作辞曹。
修鲸未肯随鳞介,威凤终须现羽毛。
少壮功名当拾取,金台落日射征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陆文圭的《送严简卿之燕为司徒掾》是一首七言律诗,创作于宋代。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宋代社会文化与官场生活的一角。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陆文圭,字宾王,号东篱,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尤以词赋见长。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脱俗,在宋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2. 诗歌原文:汉儒多辟司徒掾,掾属虽卑地望高。闻有袁安在公府,可无陈宠作辞曹。修鲸未肯随鳞介,威凤终须现羽毛。少壮功名当拾取,金台落日射征袍。
  3. 诗歌鉴赏:此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古代官员的生活与心态。首句“汉儒多辟司徒掾”描绘了汉代儒学者普遍担任司徒掾的历史现象,反映了那个时代儒学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第二句“掾属虽卑地望高”则揭示了虽然职务卑微,但因出身高贵而备受尊重的现象。第三句“闻有袁安在公府”借用东汉名士袁安的故事,表达了对高位者的向往。第四句“可无陈宠作辞曹”则是对陈宠的典故的引用,表明即使是辞曹这样的小官,也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鼓励,认为他们应当抓住时机,成就一番事业。最后一句“金台落日射征袍”则象征着功成名就后的豪迈与自信,激励人们要有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
  4. 诗歌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推测为南宋时期,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风貌与宋代相近。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看法,以及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和鼓励。这种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反映了士大夫阶层的文化追求和政治抱负。
  5. 艺术手法:此诗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等。例如,“修鲸”和“鳞介”的对比,以及“威凤”与“羽毛”的象征,都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此外,诗歌的结构严谨,韵律和谐,是宋代诗歌的典型代表之一。

《送严简卿之燕为司徒掾》不仅是陆文圭个人才华的展示,也是宋代社会文化与官场生活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宋代的历史文化背景,也能体会到诗人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