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北禅释天泉长老入燕

金身梦觉白马东,西来禅教各一宗。讲师高据狮子座,缁素群集惊盲聋。
天华咫尺飞坠地,夜烛神光满室红。远师道林嗣宗风,专谈义学离禅锋。
三叶五性总超诣,一枝擘与天泉翁。不泥筌蹄求解脱,不执文字迷本空。
黄梅四月上卢龙,骑驴不下莫相逢。徐州麦饭足可饱,青州布衫谁与缝。
卢沟桥边石头滑,飞锡径入明光宫。手挥玉麈天颜喜,身被红绡帝渥浓。
回头却笑虎丘石,夜半不忆寒山钟。君不见懒残昔住衡山峰,使者召之终不从,天寒垂涕石窟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北禅释天泉长老入燕》是宋代诗人陆文圭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还蕴含了其对佛教和禅宗教义的深刻理解及个人哲学思想。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读:

  1. 诗歌原文
    金身梦觉白马东,西来禅教各一宗。
    讲师高据狮子座,缁素群集惊盲聋。
    天华咫尺飞坠地,夜烛神光满室红。
    远师道林嗣宗风,专谈义学离禅锋。
    三叶五性总超诣,一枝擘与天泉翁。
    不泥筌蹄求解脱,不执文字迷本空。
    黄梅四月上卢龙,骑驴不下莫相逢。
    徐州麦饭足可饱,青州布衫谁与缝。
    卢沟桥边石头滑,飞锡径入明光宫。
    手挥玉麈天颜喜,身被红绡帝渥浓。
    回头却笑虎丘石,夜半不忆寒山钟。

  2. 主题内容

  • 佛教哲理与现实联系:陆文圭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他认为真正的修行不仅仅是脱离世间的纷扰,而是在生活中实践佛法,用佛法指导行为,以达到解脱的目的。
  • 禅宗与世俗的区别:诗中“远师道林嗣宗风,专谈义学离禅锋”表达了陆文圭认为禅宗与世俗生活的区别和联系。他主张在俗世中保持一种清净的心性和对佛法的执着,以此来净化心灵,达到精神的自由。
  • 对禅宗的理解:”不泥筌蹄求解脱,不执文字迷本空”这句话揭示了陆文圭对禅宗的理解,即不应拘泥于形式或文字,而应追求内心的解脱和悟性。
  1. 艺术风格
  • 语言精炼:陆文圭的诗句用词考究,每一句都经过精心打磨,既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又不失诗歌的音韵美。
  • 意境深远:《送北禅释天泉长老入燕》的意境深邃,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禅意的世界,使人在阅读中能够产生深深的共鸣。
  1. 历史背景
  • 《送北禅释天泉长老入燕》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时期,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许多知识分子寻求精神上的寄托。陆文圭作为当时的学者,通过这首诗展示了他对佛教和禅宗教义的理解和推崇。
  1. 文学价值
  • 文化传承:这首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传递了佛教的智慧,也反映了宋元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
  • 启示作用:对于现代人来说,这首诗中的许多观点依然具有启示意义。例如,如何在生活中实现自我提升、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等,都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送北禅释天泉长老入燕》不仅是一首表达佛教哲理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心灵的慰藉。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了解到宋代的历史文化,也能深入思考佛教教义对现代人的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