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昭九日赠龙团次韵

月碾旧裁玉胯,云炉温浴银芽。
九日殷勤相赠,淡罗犹记金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潜昭九日赠龙团次韵》是元代著名诗人袁桷创作的一首六言诗。这首诗不仅在文学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而且在历史和哲学层面也具有深刻的意义。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1. 创作背景
  • 袁桷,字伯长,号清容居士,生于元朝庆元路鄞县,为元代著名文史学家及诗人。其作品广泛涉及诗歌、散文、史论等,尤以词赋见长。他的作品多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深受后世尊崇。
  • 《潜昭九日赠龙团次韵》创作于元朝时期,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之间的交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这首诗通过对龙团茶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茶文化的深厚情感和精湛技艺。
  1. 诗歌内容
  • 首句“月碾旧裁玉胯”,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下的月光下茶饼被研磨成粉末的过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沉淀。
  • “云炉温浴银芽”则进一步强调了茶汤的清澈与纯净,通过“云炉”和“银芽”这两个意象,展现了品茶时的氛围与心境。
  • 第三句“九日殷勤相赠”,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也揭示了茶与友谊之间的重要联系。
  • 结尾“淡罗犹记金花”则寓意深远,意味着虽然岁月流转,但美好的回忆和友情却如同金花一般,历久弥新。
  1. 艺术特色
  • 《潜昭九日赠龙团次韵》在形式上采用了传统的六言诗体,这种形式简洁而富有韵律感,便于表达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
  • 在艺术表现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月光比作“玉胯”,将茶汤比作“银芽”,使得整个场景既具象又抽象,富有诗意。
  • 此外,诗中还融入了大量文化元素和历史典故,如“德宗”、“禁苑秋来爽气多”等,这些元素的融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阅读体验。

《潜昭九日赠龙团次韵》不仅是袁桷诗歌创作的佳作,也是研究元代文化、历史和社会的重要文献。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还体现了元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对于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和诗词艺术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杰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