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竹枝词二首

日落平湖艇子迟,岸花汀草伴人归。鸳鸯惊散东西去,唯有蜻蜓蛱蝶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湖竹枝词二首》是元代著名诗人杨维桢的作品,以杭州西湖为主题,通过描绘西湖的自然风光及当地风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卷。以下是对这部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品背景
  • 创作缘由:杨维祯于至正初年携妻儿到杭州,居于吴山友人处,常与友人游览西湖,被其美景所动,遂创作《西湖竹枝词》。
  • 艺术特色:《西湖竹枝词》以七言绝句形式出现,风格清新、富有生活情趣,雅俗共赏,深受后世欢迎并流传广泛。
  1. 作品原文
  • 西湖女儿似西施:描述西湖边的女子如同西施般美丽动人。
  • 侬家生长在西湖:表明作者与西湖有不解之缘,生于斯长于斯。
  • 瓜皮小船歌竹枝:描绘了杭州人特有的生活方式,用小舟载歌载舞的情景。
  • 郎心如月有时黑:比喻爱情变化无常,时而明亮时而阴暗。
  • 妾身如山无动时:形容女子坚贞不动摇的性格特点。
  1. 作品影响
  • 文人墨客竞相仿作:不仅杨维祯本人创作了九首《西湖竹枝词》,还有其他众多文人学者和女诗人效仿创作,进一步扩大了《西湖竹枝集》的影响力。
  • 民间传唱:该诗作不仅在文人之间传播,还广为流传于民间,成为流传广泛的民歌之一。
  • 文化价值:《西湖竹枝词》不仅记录了当时杭州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也为后人研究元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西湖竹枝词二首》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展现杭州西湖独特魅力和风土人情的艺术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远的文化影响,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