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山阴道,夫君剡上舟。
好峰开雪霁,春水匝城流。
拭目瞻云鹄,忘机惜海鸥。
多情今夜月,何处照清游。
送于彦成归越次郯九成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于彦成归越次郯九成韵》是元代诗人瞿智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瞿智高超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归隐、江湖和自然景观的情感共鸣,是研究元代文学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介绍:瞿智(生卒年不详),元代著名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其中以山水田园为题材的诗词颇受欢迎,体现了他独特的诗歌风格。
诗歌原文:匡山于外史,上越有归舟。久负江湖约,宁知岁月流。琼书天上鹤,《渌水》镜中鸥。一曲真幽绝,当追贺监游。
诗歌鉴赏:首联“匡山于外史,上越有归舟”,描绘了一幅远行归来的画面,通过“匡山”象征性地表达了一种精神寄托或理想追求,而“上越有归舟”则形象地描述了归家之路的顺畅与宁静。颔联“久负江湖约,宁知岁月流”,反映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无奈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颈联“琼书天上鹤,《渌水》镜中鸥”,以天上的鹤比喻高洁,以水中的鸥象征自由,形成了动静结合的艺术效果,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尾联“一曲真幽绝,当追贺监游”,以音乐之美喻人生之境,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及向往。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水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短暂、无常的哲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社会背景。
《送于彦成归越次郯九成韵》不仅是一首诗作,更是一份历史遗产,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色与文人心态。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