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倪云林

花明快雪钩帘坐,谩把闲情写竹枝。
谁谓两生仍在鲁,亚知三谢最能诗。
溪头姑恶当人语,露下戎葵向日垂。
艇子不来娄水暮,百回延望念深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倪云林》是明代陈汝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并非元朝周砥的作品。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著称,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怀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背景、内容、艺术特色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陈汝言: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 作品特点:陈汝言的诗歌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善于捕捉自然界细微之美,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1. 创作背景
  • 陈汝言生活在明代中后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都有了显著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创作往往反映出个人的情感世界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 《寄倪云林》作为其代表作之一,很可能创作于他游历江南或与友人相聚之时,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1. 内容解析
  • 诗中“高人只在南湖住”,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以及对高洁人格的追求。
  • “花明晓日啼黄鸟,谷暖春风长紫芝”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 “此日幽居想无事,水光山色满帘帷”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以及对和谐生活环境的向往。
  1. 艺术特色
  • 意象选择:诗歌中的意象丰富而细腻,如“花明晓日”、“谷暖春风”等,都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 语言风格:陈汝言的语言清新脱俗,既保留了古典诗词的韵味,又不乏现代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 结构布局:全诗结构紧凑,起承转合分明,既有宏大的场景描写,也有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
  1. 文化意义
  • 《寄倪云林》不仅是陈汝言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明代文人隐逸生活的一种体现。在当时的背景下,这种追求隐逸的生活态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诗中的自然描写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精神自由和心灵解放的不懈追求。

《寄倪云林》作为陈汝言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因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受到赞誉,更因其蕴含的思想深度和文化价值而成为研究明代文学和隐逸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