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峨山下锦成江,好买玄都翡翠幢。
竹种筼筜千万个,鸟飞鸂𪄠两三双。
铜龙漏下春生水,金马神来雾入窗。
花落天台招小隐,胡麻饭熟石淙淙。
次前韵四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前韵四首”是元代诗人马祖常的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浩渺星河中,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一直受到人们的热爱与推崇。其中,“次前韵”这一创作手法,更是诗人们在追求艺术表现力时所常用的一种技巧。下面将介绍一些文学作品:
- 作者简介及背景
- 作者介绍:马祖常(1279~1338),字伯庸,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元代著名诗人,曾任应奉翰林文字、监察御史等职,因直言敢谏而多次遭贬。
- 时代背景:自元英宗至顺帝期间,马祖常历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其政治生涯颇为复杂。他不仅参与了铁木迭儿专权的政治斗争,还曾因弹劾权臣而屡遭贬谪。
- 原文展示
- 《次前韵四首 其一》:“岷峨山下锦成江,好买玄都翡翠幢。竹种筼筜千万个,鸟飞鸂鶒两三双。铜龙漏下春生水,金马神来雾入窗。花落天台招小隐,胡麻饭熟石淙淙。”这首诗以岷峨山下的锦成江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次前韵四首 其二》:“六月廿七日诸君子会予草堂次前韵四首。”这首诗主要反映了诗人与友人聚会的场景,以及他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慨。
- 作品赏析
- 艺术特色:马祖常的诗歌以雄浑豪放著称,其词藻华丽而不浮夸,情感深沉而真挚。他的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个人生活经历,使得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
- 主题思想:马祖常的诗多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通过抒发自己的情感和见解,表达了对社会公正和民生改善的追求。
马祖常的“次前韵四首”不仅是一首展现诗人个人风采的诗作,更是一幅反映元代社会生活的历史画卷。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和学习,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古代诗歌的魅力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