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部韦娘舞小垂,病来能召翰林医。
嗔人书奏三千牍,劝客歌诗十二时。
金谷花枝随雨尽,石城江水逐潮移。
世间若有神仙术,西去瑶池醉酒卮。

《次前韵四首·其一》马祖常

乐部韦娘舞小垂,病来能召翰林医。
嗔人书奏三千牍,劝客歌诗十二时。
金谷花枝随雨尽,石城江水逐潮移。
世间若有神仙术,西去瑶池醉酒卮。

诗词注释:

  1. 乐部韦娘舞小垂:描述乐部中的一位名叫韦娘的女子,她正在跳舞。这里的“小垂”意味着她的舞蹈优雅而轻盈。
  2. 病来能召翰林医:由于生病,她可以召唤翰林医进行治疗。这里表达了对医生的依赖和信任。
  3. 嗔人书奏三千牍:她生气地指责别人写了三千份奏章。这里的“嗔人”指的是责怪或恼怒别人。
  4. 劝客歌诗十二时:她劝告客人唱歌和写诗直到中午。这里的“十二时”指的是一天中的十二个小时。
  5. 金谷花枝随雨尽:金谷的花朵随着雨水逐渐凋零。这里的“金谷”指的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与这里的“花枝”相呼应,形容自然景观的变化。
  6. 石城江水逐潮移:石头城的江水随着潮水的涨落而移动。这里的“石城”指的是一个具体的地理标志,与“江水”相结合,描绘了河流和地形的关系。
  7. 世间若有神仙术:如果世间真的有仙人的法术。这里的“若”表示假设,强调了对神秘力量的想象和向往。
  8. 西去瑶池醉酒卮:向西去参加瑶池的宴会,醉酒在酒杯中。这里的“瑶池”是神话中的美好之地,与“醉酒卮”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浪漫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宫廷生活中的日常场景,展示了马祖常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充满了想象力和艺术感。同时,诗人也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宫廷人物的情感和生活状态,使得诗歌更加真实和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