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陌日长春已半,天风犹寒室妇叹。
咄哉室妇尔何为?卉衣廪粟充冻饥。
饱暖无忧乐以嬉,乃此屡叹将有私。
室妇涕泗言复咽,食鲜袂良焉足说。
近闻官家赈贫民,雄保诸州已捐瘠。
翁姑带索行累累,弱儿失爷夫失妻。
哀号村空野树槁,蔀屋见斗饿鼠啼。
县令具名报大府,星火符来应期聚。
索钱买饼饲公卒,书券质田问邻主。
艰难憔悴不易状,谁实为之俾无养。
呜呼吾人痛切肤,忍死莫作盗贼徒。
君不见苍鹰乳虎有司靡,何但岁凶人化鬼。

【译文】

南边的路上太阳半高,天气寒冷室妇叹。

咄!室中的妇女为何叹息?穿草衣,吃干粮充饥冻。

衣食无忧乐而嬉戏,却频频叹息将私奔。

室中妇人泪满襟,言语哽咽难言说。

近日听说官家赈济贫民,诸州已捐瘠。

翁姑带索行累累,弱儿失爷夫失妻。

哀号声中村空野树枯,破屋间见饿鼠啼。

县令具名报大府,星火符来应期聚。

索钱买饼饲公卒,书券质田问邻主。

艰难憔悴不易状,谁实为之俾无养。

呜呼吾人痛切肤,忍死莫作盗贼徒。

君不见苍鹰乳虎有司靡,何但岁凶人化鬼。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位穷困的妇人的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困苦,同时也揭露了官府对于贫困人民的剥削和压迫。

首句“南陌日长春已半”,描绘出一幅春天的景象,但随后却以“天风犹寒室妇叹”转折,揭示了尽管是春天,但天气仍然寒冷,反映出诗人对时局的悲观态度。

接着诗人写到“咄哉室妇尔何为?卉衣廪粟充冻饥。”质问这位室妇为何要忍受这样的苦楚,她身着草衣,食用干粮,为了填饱肚子而奔波劳碌。这一描写深刻揭示了底层人民的困境,他们不仅要面对自然的严酷,还要承受社会的不公。

诗人转向个人的情感体验:“饱暖无忧乐以嬉,乃此屡叹将有私。”虽然生活有了保障,可以无忧无虑地享受生活的快乐,但她却频频感叹,因为自己的私欲和贪婪导致了这种状况。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欲望和社会道德冲突的反思。

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描述了家庭的情况:“室妇涕泗言复咽,食鲜袂良焉足说。”家中的妇人哭泣着,食物虽然新鲜但却无法满足她的需求。这进一步揭示了底层人民在物质匮乏下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诗人又转到了社会的状况:“近闻官家赈贫民,雄保诸州已捐瘠。”近日听说政府正在赈济贫困,但这只是表面的现象,实际上许多地区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饥荒和荒废。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贫困问题的关注和反应,也揭示了政府在处理这一问题时的不足。

诗人还写到翁姑带索行累累,弱儿失爷夫失妻:“翁姑带索行累累,弱儿失爷夫失妻。”老人带着绳索四处求援,孩子们失去父亲的照顾和保护。这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底层家庭的困境,以及人们在困境中的无助和绝望。

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期望:“哀号村空野树槁,蔀屋见斗饿鼠啼。”整个村庄都沉浸在哀鸣声中,野树枯萎,小屋破败,饥饿的老鼠在叫个不停。这反映了社会的萧条和凄凉,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的担忧和忧虑。

结尾部分,诗人呼吁:“县令具名报大府,星火符来应期聚。”希望县令能够上报朝廷,让官府及时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正义和公平的期待:“索钱买饼饲公卒,书券质田问邻主。”他要求官府能够用钱财购买粮食来喂养公差士卒,用土地作为抵押向他人借款来解决自己的困境。这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公正和公平的追求,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贫穷妇人生活的描写,揭示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困苦,同时也揭示了官府对于贫困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诗人通过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社会现象的结合,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问题的深刻理解和关注,同时也呼吁人们关注和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