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事

金马门东画省西,千官花覆曙光低。
九茎芝盖云衣合,百石铜盘露颗齐。
鹿栅已营修竹坞,燕巢还补落花泥。
上林伏日金桃熟,鹦鹉来时不敢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开平事》是元代诗人马祖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马祖常,元代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字伯庸,光州(今属河南)人。他的家族源自北朝的汪古部,其祖先曾为北魏时期的鲜卑族。马祖常在仁宗延祐二年进士及第,后历任应奉翰林文字、监察御史等职,因其直言进谏而受到排挤,最终成为枢密副使。
  1. 诗歌原文
    金马门东画省西,千官花覆曙光低。
    九茎芝盖云衣合,百石铜盘露颗齐。
    鹿栅已营修竹坞,燕巢还补落花泥。
    上林伏日金桃熟,鹦鹉来时不敢栖。

  2. 诗歌解析

  • 首联:“金马门东画省西,千官花覆曙光低。”描绘了金马门前画省的景象,以及早晨官员们忙碌的情景。
  • 颔联:“九茎芝盖云衣合,百石铜盘露颗齐。”通过比喻和对仗,展现了宫廷中华丽与简朴并存的场景。
  • 颈联:“鹿栅已营修竹坞,燕巢还补落花泥。”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关注及其对政治生活的反思。
  • 尾联:“上林伏日金桃熟,鹦鹉来时不敢栖。”以金桃成熟和鹦鹉不敢停留来象征宫中的宁静和压抑氛围。
  1. 文化背景
  •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诗歌、散文和小说等文学体裁都有显著的发展。作为元代诗人,马祖常的作品深受当时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影响,他的作品往往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疾苦。
  1. 艺术特色
  • 语言特点:马祖常的诗歌语言精炼而富有力度,善于运用对仗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既有美感又充满力量。
  • 风格特征:他的诗歌风格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既有制诏、碑志等类型的作品,也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显示了他的文学成就和广泛的创作范围。

《开平事》不仅是一首诗作,更是一幅展现元代社会生活、政治风貌和诗人个人情感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元代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环境,还能够感受到马祖常作为元代文人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