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耕者有言

庶矣新田殖,疲民得无饥。
先输公家赋,又足食其私。
老父揖我语,岁功实由兹。
劝农古有官,助给牛种施。
今官亦劝农,行田吏奔驰。
尔去告尔长,我自安无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观耕者有言》是元代诗人马祖常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农业劳动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马祖常,字伯庸,生于金末,居靖州的人士,其家族有着深厚的中原文化底蕴。他的祖先在金末时期为凤翔兵马判官,子孙因姓氏而与马姓相连。
  • 诗作内容:《观耕者有言》描绘了农民辛勤耕作的场景和对国家政策的反思。诗中表达了对农民辛苦工作的同情,同时也揭示了政府政策对农民实际生活的影响。
  1. 诗歌原文
  • 庶矣新田殖,疲民得无饥。
  • 先输公家赋,又足食其私。
  • 老父揖我语,岁功实由兹。
  • 劝农古有官,助给牛种施。
  • 今官亦劝农,行田吏奔驰。
  • 尔去告尔长,我自安无为。
  1. 诗词鉴赏
  • 《观耕者有言》通过对比古代官员的劝农政策和现代官员的行为,反映出政策执行中的变异和问题。
  • 诗句“先输公家赋,又足食其私”展现了古代官员在征税和分配粮食时的双重标准。
  • “劝农古有官,助给牛种施”则反映了古代官员在农业生产中的积极作用。
  • “今官亦劝农,行田吏奔驰”则揭示了现代官员在推广农业政策时的形式主义。
  1. 艺术特点
  • 语言风格:诗歌的语言朴实无华,但富有深刻的哲理。
  • 意象运用:诗人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农民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 情感表达:诗歌充满了对农民辛苦生活的同情和对官僚体制的批判。
  1. 历史影响
  • 文学价值:这首诗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被视为研究元代社会的重要文献。
  • 社会意义:通过对农业政策的描述和批评,诗歌引发了人们对社会公平和政策有效性的深入思考。
  • 文化传承:马祖常作为元代文人的代表之一,他的作品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色和社会风貌。

《观耕者有言》不仅是一首反映现实生活的诗歌,也是对传统农业政策进行审视和批判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变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