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黄观澜卷

碧天看不尽,沧海去无边。
气涌风雷动,光涵日月悬。
奇文方浩瀚,馀景尚漪涟。
好种珊瑚树,他年系钓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黄观澜卷》是元代诗人贡师泰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独到表现。诗中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通过对碧天、沧海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

诗的开篇“碧天看不尽,沧海去无边”便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辽阔无垠的画面。碧蓝的天空如同无尽的海洋,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这种开篇的写法既直接点明了主题,又为后续的描述奠定了基础。

“气涌风雷动,光涵日月悬”一句,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自然界的壮观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风雷之壮阔,日月之光华,仿佛都在这一刻得到了升华。这种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

诗中“奇文方浩瀚,馀景尚漪涟”一句,则通过对比的手法,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表现力。浩瀚的奇文与余晖中的漪涟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诗歌所要传达的情感。

“好种珊瑚树,他年系钓船”两句,更是将诗人的个人情感融入其中。种下珊瑚树,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系上钓船,则象征着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种个人化的表达,使得诗歌更加贴近读者的心灵,引发了人们对生活与自然的共鸣。

《题黄观澜卷》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风貌。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达到了意境与情感的高度统一。这不仅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