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蒙古彭教授往高州

万里高州路,怜君此日行。
藤阴频驻马,榕叶乱啼莺。
人到乌蛮异,官同博士清。
定知江海上,殊俗尽谐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蒙古彭教授往高州》是一首元代的五言律诗,由贡师泰创作。该诗通过描绘一幅幅自然景象以及人文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踏上高州路途的深厚情感和美好祝愿,同时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贡师泰,字泰甫,号玩斋,出生于元宁国府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贡师泰是贡奎之子,贡师泰曾任国子生,后历任多个官职,包括绍兴路总管府推官、兵部侍郎等。
  1. 原文翻译及赏析
  • 原文
    万里高州路,怜君此日行。
    藤阴频驻马,榕叶乱啼莺。
    人到乌蛮异,官同博士清。
    定知江海上,殊俗尽谐声。
  • 译文
    高州的路上,我遥望着你的身影渐行渐远。
    茂密的榕树为马儿提供了阴凉,鸟儿在枝头啼鸣。
    到达乌蛮地区会见到不同寻常的人和事,但官位相同且清白无瑕。
    我知道,你一定能够适应那里的生活,和谐共处。
  • 赏析
    《送蒙古彭教授往高州》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友人即将前往高州的路途,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未来的深切期望。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关心,也反映了元代社会的文化特征和社会风貌。
  1. 作品背景
  • 《送蒙古彭教授往高州》创作于元朝,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战乱后的重建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而文人墨客则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送蒙古彭教授往高州》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和祝愿的诗歌,更是一部反映元末社会历史变迁和文化特色的文学作品。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古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友谊的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