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高州路,怜君此日行。
藤阴频驻马,榕叶乱啼莺。
人到乌蛮异,官同博士清。
定知江海上,殊俗尽谐声。

送蒙古彭教授往高州

万里高州路,怜君此日行。

藤阴频驻马,榕叶乱啼莺。

人到乌蛮异,官同博士清。

定知江海上,殊俗尽谐声。 注释:

万里高州路,怜君此日行。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高州:今广东高州一带。怜君:怜惜你。此日:这一天。

藤阴频驻马,榕叶乱啼莺。

藤阴:指茂密的树荫。频:多次的意思。驻马:停下马来休息。

榕叶乱啼莺:榕树叶子像鸟儿的羽毛一样纷乱,仿佛有黄莺在鸣叫。

人到乌蛮异,官同博士清。

乌蛮:古代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这里指少数民族地区。异:不同。官同博士清:官职和博士相同。

定知江海上,殊俗尽谐声。

定知:一定知道。江海:泛指江河大海。殊俗:不同的风俗习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蒙古族彭教授前往高州时所写。全诗通过对高州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和对其前途的美好祝愿。

首句“万里高州路,怜君此日行”,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高州的路途遥远和离别的艰难。接着以“藤阴频驻马,榕叶乱啼莺”二句,生动地描绘了高州的自然景色。其中,藤阴、榕叶等意象丰富了画面,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具体。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

中间两句“人到乌蛮异,官同博士清”则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高州与其他地区的不同之处。乌蛮地区与汉族地区有所不同,但在这里,诗人并未直接表达这种不同,而是将之转化为对友人的期待。最后两句“定知江海上,殊俗尽谐声”则再次强调了高州的独特魅力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语言流畅、形象生动,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体现了诗人的豁达胸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