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宜春卫公岩

卫公旧日读书处,濩落孤亭紫翠中。
野迥虹光分暮雨,天晴木叶响秋风。
武皇国势资雄略,牛党私仇累至公。
论定是非谁复在,晨钟空托梵王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宜春卫公岩》是元末明初的著名诗人郭钰所作,此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下面是对其的介绍:

  1. 作者简介:郭钰,字彦章,元末吉安吉水人,明初茂才。他的诗作中多愁苦之词,反映了战乱残破郡邑的事实。郭钰生平转侧兵戈,流离道路,目睹时事阽危之状,其诗多为感慨之词,尤足补史传之缺。他于战乱中经历丰富,因此诗作多有反映战争与政治动荡的内容,如《武皇国势资雄略,牛党私仇累至公》等作品。

  2. 诗歌原文:《登宜春卫公岩》
    卫公旧日读书处,濩落孤亭紫翠中。
    野迥红光分暮雨,天晴木叶响秋风。
    武皇国势资雄略,牛党私仇累至公。
    论定是非谁复在,晨钟空托梵王宫。

  3. 诗歌鉴赏:《武皇国势资雄略,牛党私仇累至公》揭示了当时政治斗争的复杂性以及个人命运的悲剧性。这首诗通过描绘卫公读书处的自然风光和历史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忧虑。同时,诗中的“论定是非谁复在,晨钟空托梵王宫”等句,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困惑。

  4. 创作背景:该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元末明初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诗人通过描写卫公读书处的自然景观,隐喻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稳定的向往。

《登宜春卫公岩》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也是了解元末明初历史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赏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斗争和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感受到诗人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