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公旧日读书处,濩落孤亭紫翠中。
野迥虹光分暮雨,天晴木叶响秋风。
武皇国势资雄略,牛党私仇累至公。
论定是非谁复在,晨钟空托梵王宫。

注释:

卫公:指唐玄宗的太子李亨(即后来的唐肃宗)。

紫翠:紫色山色。

牛党:指牛僧孺和李宗闵,两人曾因政见不合而结怨。

梵王宫:佛教用语,意谓佛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宜春卫公岩的描绘。首联“卫公旧日读书处,濩落孤亭紫翠中。”描绘了卫公曾经在这片山林之中读书的地方,如今已经破败不堪,只有一座孤独的亭子依旧屹立在那里,周围被紫色的山色所包围。这一景象既表现了时间的流转与变迁,也暗示了诗人对卫公昔日辉煌岁月的回忆和对现状的感慨。

颔联“野迥虹光分暮雨,天晴木叶响秋风。”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个场景的细节。傍晚时分,天空出现了彩虹,将雨云分离开;而晴朗的天气下,树叶的沙沙声仿佛是在秋风中摇曳。这一联不仅生动地刻画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颈联“武皇国势资雄略,牛党私仇累至公。”则是对历史背景的回顾。这里提到了武皇(唐玄宗)的国家实力和雄才大略,也提到了牛僧孺和李宗闵之间的恩怨纠葛。诗人在这里通过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斗争和人性复杂的思考与感慨。

尾联“论定是非谁复在,晨钟空托梵王宫。”则转向了对现实的看法和未来的期望。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这个世界上,到底谁是真正公正无私、能够分辨是非的人呢?而当黎明之时,晨钟响起时,它又似乎在为那些超脱于世俗纷争的人们祈祷和祝福。这既是对过去的一种反思,也是对未来的一种展望。

整首诗通过对宜春卫公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它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思考;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这些感受共同构成了这首诗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