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来桂树林,我辞桂林去。
桂树我所种,高大已如许。
六月浓阴绕茆屋,不待花开可娱目。
驻屐从穿石上苔,题诗况有墙西竹。
小弟爱客开素襟,两载于君情最深。
短棘本非鸾凤栖,长琴每作蛟龙吟。
君昔少壮抱奇节,荏苒风尘头欲白。
道义交从久更真,风月笑谈常自得。
江西词赋多才雄,知君己有中唐风。
汗马功名属年少,且可草服山岩中。
海棠牡丹都赏遍,磊落珠玑满诗卷。
我独天涯鏖俗尘,白纻每愁颜色变。
丁宁小弟毋我违,南阮虽贫颇自奇。
桂树花开新酒熟,作书报我归如飞。
注释:
- 君来桂树林,我辞桂林去。
- “君”:指诗人的朋友或客人。
- “桂树林”: 指桂树下的树林,桂树是广西的象征,此处指桂树成林的地方。
- “我”:指诗人自己。
- “辞”:离开。
- 桂树我所种,高大已如许。
- “我所种”:指的是诗人自己种植的桂树。
- “高大已如许”:形容桂树已经长得非常高大。
- 六月浓阴绕茆屋,不待花开可娱目。
- “六月”:六月是桂树生长的季节。
- “浓阴”:浓密的树荫。
- “茆屋”:用茅草盖成的小屋。
- “娱目”:娱乐眼睛,形容景色优美,令人心旷神怡。
- 驻屐从穿石上苔,题诗况有墙西竹。
- “驻屐”:穿上木屐,古代文人雅士喜欢在石缝中行走以感受自然之美。
- “穿石上苔”:指在石上的苔藓中行走。
- “题诗”:在墙壁上题写诗歌。
- “况有墙西竹”:墙上西侧的竹子。
- 小弟爱客开素襟,两载于君情最深。
- “小弟”:诗人自称。
- “爱客”:喜爱宾客,乐于招待客人。
- “开素襟”:打开自己的衣服,表示开放和欢迎。
- “两载”:两年的时间。
- “于君情最深”:对你的情谊最为深厚。
- 短棘本非鸾凤栖,长琴每作蛟龙吟。
- “短棘”:低矮的荆棘。
- “鸾凤栖”:鸾鸟和凤凰栖息,比喻高雅的事物。
- “长琴”:长柄的琴,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用来形容音乐悠扬。
- “蛟龙吟”:形容音乐如同蛟龙在水中翻腾,气势磅礴。
- 君昔少壮抱奇节,荏苒风尘头欲白。
- “少壮”:年轻强壮的时候。
- “抱奇节”:怀抱着非凡的气节。
- “荏苒”:时间过得很快。
- “风尘”:尘土飞扬的环境,这里比喻社会环境复杂多变。
- “头欲白”:形容岁月流逝,头发变白。
- 道义交从久更真,风月笑谈常自得。
- “道义”:道德和正义。
- “交从”:交往和追随。
- “久更真”:长时间以来更加真实可信。
- “风月笑谈”:以风月为话题进行轻松愉快的交谈。
- “常自得”:总是感到满足和快乐。
- 江西词赋多才雄,知君己有中唐风。
- “江西”:指南宋时期江西地区的文学流派。
- “词赋”:诗词文章。
- “多才雄”:才华横溢,雄才大略。
- “知君”:了解您,知道您。
- “己有中唐风”:自己已经有了中唐诗人的风格。
- 汗马功名属年少,且可草服山岩中。
- “汗马”:指骑马作战,形容英勇善战。
- “功名”:事业成就。
- “属年少”:属于年轻人。
- “草服山岩中”:穿着简朴的衣服在山间生活。
- 海棠牡丹都赏遍,磊落珠玑满诗卷。
- “海棠”:春天盛开的植物,常用来比喻女子。
- “牡丹”:中国的传统名花,象征富贵和繁荣。
- “都赏遍”:全部欣赏完了。
- “磊落珠玑”:形容文字华丽而有力。
- “诗卷”:诗歌集子。
- 我独天涯鏖俗尘,白纻每愁颜色变。
- “天涯”:形容远离故乡,在外漂泊。
- “鏖俗尘”:与世俗纷争。
- “白纻”:一种白色的丝织品。
- “颜色变”:脸色变得不再如初般美丽动人。
- 丁宁小弟毋我违,南阮虽贫颇自奇。
- “丁宁”:叮嘱、嘱咐的意思。
- “小弟”:对年幼者的敬称。
- “毋我违”:不允许我违背你的意愿。
- “南阮”:南方的阮,这里指作者的家乡或者朋友所在的地区。
- “虽贫颇自奇”:虽然贫穷但仍然感到自豪和骄傲。
- 桂树花开新酒熟,作书报我归如飞。
- “桂树花开”:形容桂花开花的景象。
- “新酒熟”:新酿的酒已经成熟。
- “作书报我归如飞”:写信告诉我你即将归来的消息像飞翔一样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