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洲晚发

城南桴鼓转相惊,却忆渔舟问水程。
千顷江波鸥出没,数家茅屋树枯荣。
客行落日凝愁思,人隔疏烟闻笑声。
惆怅竹篱沽酒处,夜深灯火不胜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郭钰并未创作《大洲晚发》事实上,《大洲晚发》是元末明初诗人郭钰的作品,全诗共七言律诗四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郭钰是元末明初的一位著名诗人,字彦章,出生于吉安吉水,元末隐居不仕,明初被以茂才的身份征召,但因疾病而辞官不就。他的生平辗转于战乱残破的郡邑,目睹了时代的阽危之状,因此其诗歌多愁苦之词,反映了他对时事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大洲晚发》是郭钰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其内容主要描绘了作者在特定时间(如傍晚)所感受到的景象和心情。诗中的“城南桴鼓转相惊”,形象地描述了战乱时期的紧张氛围,而“客行落日凝愁思”则表达了作者在异乡漂泊、孤独落日时的愁绪。此外,“数家茅屋树枯荣”反映了战争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影响,而“夜深灯火不胜情”则透露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郭钰的诗歌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大洲晚发》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郭钰独特的艺术风格,还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特点。郭钰以其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和深沉的情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通过对《大洲晚发》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对于研究中国古代诗歌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洲晚发》是郭钰的作品,而非其他人士的创作。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郭钰对时代变迁的敏感捕捉以及对故乡的深情怀念。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进一步了解元代诗歌的风格和特色,以及郭钰这位伟大诗人的生平和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