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望又自新淦泊桐江时弟铨新殁

远营鼓角送悲酸,十口无归泪不干。
孤雁哀鸣秋浦远,慈乌待哺夕阳残。
江南战骨遗民尽,天上除书选将难。
敢望伊周明至理,愿闻韩信早登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十二月望又自新淦泊桐江时弟铨新殁》是元末明初诗人郭钰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这首作品进行详细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十二月望又自新淦泊桐江时弟铨新殁》的作者,郭钰,字彦章,生于元仁宗延佑三年,卒年不详,年在六十岁以上。元末遭乱,隐居不仕。明初,以茂才徵辞疾不就。郭钰一生辗转兵戈,流离道路,目击时事阽危之状,故诗多愁苦之词。他的生平和创作均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历史背景。

  2. 诗作原文:远营鼓角送悲酸,十口无归泪不乾。孤雁哀鸣秋浦远,慈乌待哺夕阳残。江南战骨遗民尽,天上除书选将难。敢望伊周明至理,愿闻韩信早登坛。

  3. 主题内容: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后的场景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表达了诗人对乱世中人们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理想社会状态的期望。诗中“远营鼓角送悲酸,十口无归泪不乾”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孤雁哀鸣秋浦远,慈乌待哺夕阳残”则描绘了战后凄凉的景象;“江南战骨遗民尽,天上除书选将难”表达了对战争遗留问题的关注和对治理国家的困难认知。

郭钰的《十二月望又自新淦泊桐江时弟铨新殁》不仅是一首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也是理解元末明初社会状况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这一时期的文化特征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