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穷淮汴草离离,志士空嗟岁月驰。
敌面人心山万叠,缘愁客鬓雪千丝。
风悲洛浦海凫至,月冷汉宫金狄移。
从古战危频易将,君王见事独何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路穷淮汴草离离,志士空嗟岁月驰。
敌面人心山万叠,缘愁客鬓雪千丝。
风悲洛浦海凫至,月冷汉宫金狄移。
从古战危频易将,君王见事独何迟。
《送从侄淳》是一首表达送别之情的古诗,由元代著名诗人郭钰创作。郭钰(约1260年—1324年),字启南,号石湖,又号玉壶居士、清江渔父等,是元朝时期著名的文人和词人,他的诗作多表现了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在这首诗中,“路穷淮汴草离离”描绘了淮河以北地区草木凋零的景象,象征着国事艰难,社会动荡。“敌面人心山万叠”表达了国家面临外患内忧的局面,人民内心的忧虑如同高山一般重重堆积。“缘愁客鬓雪千丝”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自己因忧愁而白发渐生的情景。
诗中的“风悲洛浦海凫至,月冷汉宫金狄移”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比喻国家的命运,洛浦和海凫分别象征南方和北方,金狄则暗示着战争的频繁与国家的动荡不安。最后,“从古战危频易将,君王见事独何迟”反映了历史上战争不断、将领频繁变更,而君王往往对此漠不关心,导致时局更加不稳。
郭钰的《送从侄淳》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个人情感。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珍品,也是研究元代文学和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通过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诗文来表达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