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日纪怀

不到东园满数旬,万条烟柳翠光匀。
雨中春懒莺如我,花外晚愁鹃逼人。
近有诗名真忝窃,老于世事每因循。
煮芹炊黍作寒食,破甑清晨洗宿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寒食日纪怀》是一部唐代文学作品,由韩翃创作。以下是对《寒食日纪怀》的介绍:

  1. 作者背景:《寒食日纪怀》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一首七言绝句。韩翃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与高适、王之涣并称为“边塞三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尤其是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的描绘颇具匠心。
  2. 诗歌内容:《寒食日纪怀》中,诗人韩翃通过对长安城的春景进行细致的描写,展现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绘了整个长安城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寒食节虽然禁火,但得宠的官员却可以得到皇上特赐的烛火,家里轻烟缭绕。
  3. 艺术特色:该诗运用了白描手法写实,结构严谨,寓意深远。全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同时,这首诗也暗含了委婉的讽谏,反映出作者对政治现实的不满和期待。
  4. 历史影响:韩翃的诗作历来评价很高。《寒食》作为其代表作之一,在历代文人和普通读者中都享有盛誉。它不仅被广泛传诵,还被后世多次引用和模仿。
  5. 文化价值:《寒食日纪怀》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流传至今,它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俗。

《寒食日纪怀》是唐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展现了诗人韩翃深厚的文学功底,更是唐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阅读《寒食日纪怀》,人们能够更加贴近那个充满诗意的时代,感受到古代诗人对于生活美景的热爱和对国家大义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