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过罗伯源次韵

柳丝烟暖绕溪梁,四望园亭尽向阳。
雨过半篙新水绿,风回两袖落花香。
帘通香篆晴光转,窗隐棋声昼漏长。
公子闲情最潇洒,何时杖屦得徜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暮春过罗伯源次韵》是元代诗人郭钰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歌原文:柳丝烟暖绕溪梁,四望园亭尽向阳。雨过半篙新水绿,风回两袖落花香。
  •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溪边的美景:轻柔的柳丝在烟雾中缠绕,仿佛在溪桥上舞动,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四望园亭尽向阳”意味着四周的园林和亭子都被阳光照耀得明亮而温暖,显示出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 “雨过半篙新水绿”则形容雨后溪水清澈见底,新长出的水草显得格外鲜绿,增添了一份清新之感。
  • “风回两袖落花香”则描绘了微风拂过,带起阵阵花香的景象,令人感到愉悦与放松。
  1. 诗词鉴赏:《暮春过罗伯源次韵》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画面,成功捕捉了春天的气息与韵味。首句“柳丝烟暖绕溪梁”便勾勒出了一副春日景色图,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传达了诗人内心对春天的热爱与向往。
  2. 创作背景:郭钰生活在元末明初的时代,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和生活困苦给文人墨客的创作带来了一定的限制。然而,尽管面临着种种困难,郭钰依然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此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3. 主题思想: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诗人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在艰难时期保持乐观,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这种思想对于今天的人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4. 艺术特色:郭钰的这首《暮春过罗伯源次韵》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也体现了其深邃的思想内涵。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整首作品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郭钰的《暮春过罗伯源次韵》不仅是一首优美的古诗,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情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不仅能欣赏到作者卓越的文学才华,还能从中汲取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