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袍稍觉晓寒轻,晴色偏饶双眼明。
山径黄泥攒虎迹,寺门苍树挂猿声。
重来谁与同心胆,老去惟思避姓名。
枯柳桥西曾识面,独回青眼远相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布袍稍觉晓寒轻,晴色偏饶双眼明。
山径黄泥攒虎迹,寺门苍树挂猿声。
重来谁与同心胆,老去惟思避姓名。
枯柳桥西曾识面,独回青眼远相迎。
二十六日晴过谌塘’是一首现代诗,由戴望舒创作。这首诗以简洁的诗句和鲜明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深刻思考。
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田园风光图,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诗中的“二十六日晴过谌塘”指的是诗人在某个晴朗的26日走过谌塘。谌塘是一个地名,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诗人在诗中提到这个地点,可能是为了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或者是因为他在那里有过一些美好的回忆。
整首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它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首富有诗意的散文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