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心原徵士

时清多士奋,道屈哲人嗟。
伊昔敷文治,如君实国华。
衣冠倾望族,文字撷天葩。
蓟阙驱车远,吴山倚剑斜。
诸生亲教授,前辈倍笼笯。
鹗表誊乌府,薪歌载鹿车。
苦心抱冰蘖,高兴托烟霞。
老景期如蔗,中原乱似麻。
汉官思再睹,周翣去难遮。
夜怨云巢鹤,寒啼宰树鸦。
诸公纷诔笔,贱子忝通家。
洒泪桐江上,悲风咽暮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李心原徵士》是元末明初诗人郭钰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郭钰,字彦章,出生于元末吉安吉水,是位著名的诗人。他在元末战乱之际,隐居不仕,明初因茂才之征而应诏,但最终以病辞归。郭钰的生活经历让他有机会亲眼目睹社会的动荡与变革,这也深刻地影响了其诗作的内容和风格。
  • 艺术成就:《挽李心原徵士》不仅是一首哀挽之作,同时也体现了郭钰在诗歌创作上的卓越才能。他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亡友的深切怀念和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慨。
  1. 诗歌原文
  • 时清多士奋,道屈哲人嗟。伊昔敷文治,如君实国华。衣冠倾望族,文字撷天葩。蓟阙驱车远,吴山倚剑斜。诸生亲教授,前辈倍笼笯。鹗表誊乌府,薪歌载鹿车。苦心抱冰蘖,高兴托烟霞。老景期如蔗,中原乱似麻。汉官思再睹,周翣去难遮。
  • 这首诗共八句,每一句都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诗中不仅描述了友人生前的风采,还反映了作者对朋友离世后的哀思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感受。特别是最后两句“老景期如蔗,中原乱似麻”,更是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感悟。
  1. 主题思想
  • 悼念亡友:通过对亡友生前事迹的描述和对其才华的评价,诗人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敬意。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具有了强烈的个人色彩和历史价值。
  • 反映时代变迁:诗中的“时清多士奋,道屈哲人嗟”揭示了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反映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的深刻理解和感慨。这种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也是郭钰诗歌的重要特点之一。
  1. 艺术手法
  • 对比映衬:诗中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友人生前与死后的不同境遇。如“诸生亲教授,前辈倍笼笯”与“老景期如蔗,中原乱似麻”形成了鲜明对照,既展现了友人生前的教学生涯,也反映了其晚年的孤独与无奈。
  • 形象比喻:诗人运用生动的形象比喻,如“蓟阙驱车远,吴山倚剑斜”,将友人离去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除了以上分析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了解《挽李心原徵士》:

  • 文学地位:在文学史上,郭钰的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受到了后世学者和读者的高度评价。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 文化影响:郭钰的诗作不仅在文学领域有着重要地位,也在历史文化研究方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对郭钰诗歌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 研究现状:目前关于郭钰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郭钰的生平、诗歌创作以及思想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些研究成果丰富了对郭钰及其诗歌的认识,也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挽李心原徵士》作为郭钰的代表作品,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更在思想和情感上给予了读者深刻的启迪。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