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赠溪上翁

白发溪上翁,结庐溪上住。
风暄花满衣,水暖鱼吹絮。
邻曲相邀留,酒酣独归去。
忘却钓鱼竿,挂在垂杨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赠溪上翁》是宋代诗人徐照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生事付儿曹,日高眠起迟。
    本无尘外事,亦有鬓边丝。
    远取泉烹茗,新移棘补篱。
    晚来持钓出,一犬自相随。

  2. 诗歌内容解读

  • 生活琐事:首联“生事付儿曹,日高眠起迟”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漠态度和对自然悠闲生活的向往。他似乎把生活中的杂事都交给了孩子们去处理,自己则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每天起床后便开始享受宁静的早晨时光。
  • 超然物外:颔联“本无尘外事,亦有鬓边丝”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超然,即使年岁已长,但内心依然保持着一份纯净与宁静,不沾染世俗尘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虽年老却依然有一颗年轻的心。
  • 隐逸生活:颈联“远取泉烹茗,新移棘补篱”描绘了一幅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隐居生活图景。诗人在山水之间寻找心灵的慰藉,用泉水烹茶,用新植的棘木修补篱笆,这些细节都充满了闲适和自足的气息。
  • 独钓乐趣:“晚来持钓出,一犬自相随”这两句展现了诗人晚年的孤独而又充实的生活状态。在黄昏时分,独自持钓于溪边,而一条忠诚的犬儿陪伴在他的身边,这种简单的快乐也是人生的一种极致享受。
  1. 诗歌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体现了当时文人墨客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徐照(?——1198)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与同郡的徐玑、翁卷、赵师秀并称“永嘉四灵”。他们的作品在当时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影响了后世文人的审美趣味和创作风格。
  1. 文化价值
  • 文学价值:《题赠溪上翁》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朴素真挚的情感以及深刻的意境,成为宋词中的经典之作。其语言优美、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物欲、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 历史意义: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生活态度的抒发,也是对宋代文人群体精神风貌的一种反映。它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自然、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方式的追求。

《题赠溪上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高度的成就,而且在文化和历史层面上也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及其对美好生活的独特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