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来两见春日满,愁思谁云春夜短。
十八滩头鸣棹歌,吴姬劝酒银瓶暖。
中江开帆先到家,意浓不计归程赊。
但云老兄久埋没,诗句何得随飞槎。
诸公传诵无新旧,相怜似是平生友。
事业青云如鼠肝,文章白发羞牛后。
长年冻饿茫无涯,不敢仰天生怨嗟。
先生归去且种菊,词客愁来空饐瓜。
和答铨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郭钰的《和答铨弟》是一首元末明初的古诗。
这首诗作于郭钰在赣日,有诵尔诗两辱问起居者。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内涵,被后人传诵不衰。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展开对这首诗的分析:
从艺术风格上来看,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七言绝句形式,每一句都是独立的单元,却又相互关联。这种形式使得诗人的情感表达更加集中而强烈。例如,“别来两见春日满”和“十八滩头鸣棹歌”两句,通过对比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旅途感受。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丰富和立体。
在语言运用上,郭钰的《和答铨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诗句如“中江开帆先到家”和“意浓不计归程赊”,不仅描绘了旅途中的风光,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豁达。这些句子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从情感表达上来看,这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答铨弟》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例如,“愁思谁云春夜短”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诸公传诵无新旧,相怜似是平生友”则展现了诗人对朋友之间深厚情谊的怀念。
郭钰的《和答铨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刻的情感内涵以及精湛的语言表达,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这首诗不仅是对郭钰个人生活经历的记录,更是对友情、旅行和生活哲理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首古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歌的魅力,还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