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村居

寂寞三家市,龙钟七十翁。
相逢说生理,自诧得农功。
雉雊来牟熟,蚕登桑柘空。
时平人意乐,邀我一尊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村居》是元代诗人陈镒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次韵村居》原文如下:
    寂寞三家市,龙钟七十翁。
    相逢说生理,自诧得农功。
    雉雊来牟熟,蚕登桑柘空。
    时平人意乐,邀我一尊同。
  2. 作者简介
    陈镒(公元1308年-1377年),字伯铢,号菉猗,元朝处州丽水人,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曾任松阳教授。他的文学作品深受人们喜爱,其中,《次韵村居》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3. 作品鉴赏
    《次韵村居》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元代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作者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悟。诗中,陈镒通过描绘三家市的宁静,七十翁的悠然自得,以及邻里间的交流与分享,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龙钟”一词,既形容了老者的身体状况,也隐含了他们智慧与经验的珍贵。同时,“雉雊”和“蚕登”等意象,则生动地描绘了乡村的生态和谐与农业生产的丰饶景象。最后,“时平人意乐”一句,不仅反映了社会安定带来的幸福感,也表达了作者对和谐社会的期待。
  4.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元朝时期,当时社会相对安定,人们的生活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安宁与富足。在这样的背景下,陈镒以《次韵村居》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盼。同时,这首诗也是作者个人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一种体现,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和赞颂,展现了他对于自然、生活和人性的理解与思考。
  5. 艺术特色
    《次韵村居》在艺术表现上具有鲜明的特色。首先,整首诗采用了五言律诗的形式,这种形式严谨而不失灵动,使得诗歌的音韵美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其次,诗歌语言简洁明快,充满了朴素的田园气息,没有过多的修饰和雕琢,却能够直抵人心。再次,诗歌中的意象鲜明,如“三家市”、“七十翁”等,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乡村的生活场景,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最后,诗歌的结构紧凑,前后呼应,层次分明,使得整首诗在表达主题的同时,也呈现出了较高的艺术水准。
  6. 历史影响
    《次韵村居》作为元代诗歌的代表之作,不仅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为研究元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资料,也为后世的读者提供了一扇了解元代乡村生活和文化风情的窗口。同时,这首作品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展现了古人对于自然、生活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次韵村居》不仅以其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赢得了人们的赞誉,更成为元代诗歌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通过阅读这首诗,人们可以深入理解元代社会的风貌、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古代诗歌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