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杨山长废宅

废宅经离乱,心伤往事非。
堂中人已去,梁上燕空归。
径草烟痕积,门槐雨叶稀。
无言对斜日,惆怅一沾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过杨山长废宅》解析

陈镒,元代诗人,其作品《过杨山长废宅》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凄凉且饱含深情的画面。这首诗通过描绘废宅和离乱的情景,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历史的怀念与感伤之情。

首句“废宅经离乱”,便为读者勾勒出了这座废弃宅子所经历的动乱和沧桑。这不仅仅是对物质空间的描述,更像是一种情感的投射,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巨变带来的个人影响和感受。诗中的“心伤往事非”,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复杂情绪和对过往的无限眷恋。

诗中“堂中人已去”和“梁上燕空归”等句子,通过对废宅内外景物的描写,形成了一种时空交错的美感。这些描述不仅增添了诗意,也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变迁以及人事的更迭。例如,“门槐雨叶稀”一句,则通过雨后门槐叶稀疏的景象,映射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同时也暗喻着世事的无常和个人生命的短暂。

“无言对斜日,惆怅一沾衣”,则是诗人在废宅中面对落日余晖时,内心感慨万千的写照。这句话不仅表现了诗人的情感状态,也象征着他对过去的回忆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借由泪水来抒发心中的哀愁。

《过杨山长废宅》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不仅展示了陈镒作为文学家的才华,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它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篇,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在欣赏之余,也能深思历史的沧桑和个人命运的交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