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苍山道院

松桂苍苍匝道边,林光摇荡拂晴川。
桃花流水人间世,石室丹霞洞府天。
一榻清风生竹润,半檐疏雨入茶烟。
诗人往往馀吟咏,间剔苍苔看石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苍山道院》是元朝时期的陈镒所创作的一首古典文学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陈镒,字有戒,江苏吴县人。他的仕途经历颇为丰富,曾在永乐年间考中进士,后在湖广、山东、浙江等地担任副使。在明英宗时期,他镇守陕西,解决了那里的饥荒问题,并建议派人前往抚恤河南等地的流民,虽然未能立即实施,但他的建议受到了英宗的认可。
  2. 作品原文:松桂苍苍匝道边,林光摇荡拂晴川。桃花流水人间世,石室丹霞洞府天。一榻清风生竹润,半檐疏雨入茶烟。诗人往往馀吟咏,间剔苍苔看石镌。
  3. 诗歌内容:《游苍山道院》通过描绘苍山道院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建筑特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诗中的“松桂苍苍匝道边,林光摇荡拂晴川”,表达了诗人对山林之美的赞美;“桃花流水人间世,石室丹霞洞府天”则描绘了一幅人间仙境的画面,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受。
  4. 艺术特色:《游苍山道院》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情感的真挚表达上。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美好世界。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如“诗人往往馀吟咏,间剔苍苔看石镌”一句,既展示了诗人的才情,又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思考。
  5. 历史背景:《游苍山道院》创作于明代,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们普遍注重文学创作,同时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陈镒作为一位官员,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通过对《游苍山道院》的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6. 文化影响:陈镒的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地位,还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许多后来的作家在创作时都受到过陈镒作品的启发,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同时,这首诗也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人们口中常谈的经典之作。

《游苍山道院》不仅是陈镒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都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研究。如果你对古典文学感兴趣,那么这首《游苍山道院》绝对不容错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