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济翁写别韵

西风两鬓已苍然,万事无心只任天。
细饮黄花新酒味,长吟绿竹旧诗篇。
登高未落龙山帽,尽兴先回剡曲船。
后夜定知窗外月,照人凉冷不成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周济翁写别韵》是元代诗人陈镒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秋天的离别场景,体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和个人沧桑的感慨。这首诗不仅是陈镒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那个时代文人生活状态的一种反映。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和周济翁写别韵》的作者陈镒,元朝处州丽水人,字伯铢。他曾在松阳教授任职,后在午溪筑室,自号菉猗,以午溪为集名。他工于诗歌创作,是当时知名的诗人。
  2. 诗歌原文:《和周济翁写别韵》,首句“西风两鬓已苍然”,描绘了诗人西风吹过,两鬓斑白的形象,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个人的沧桑。接着诗句“万事无心只任天”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不关心,任由自然的态度。最后两句“细饮黄花新酒味,长吟绿竹旧诗篇”,则展现了诗人秋日宴饮时的惬意与对往昔岁月的怀念。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深深的怀旧情绪,反映了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
  3. 作品赏析:《和周济翁写别韵》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接受。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陈镒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此外,这首诗也反映了元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是研究元代文化的重要文献资料。
  4. 写作背景:关于此诗的确切写作时间和背景,目前尚无详细记载。但根据诗中的用词和意象,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晚年或退隐后的某个时期创作的。这一时期的陈镒或许经历了人生的低谷,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人生和历史的感悟。
  5. 后世影响:《和周济翁写别韵》不仅在当时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其影响力也延续至今。许多研究者和爱好者都对这首诗进行了研究和赏析,认为它是元代诗歌艺术的代表之一。此外,这首诗也被收录在各种古典诗词选集中,为广大读者所熟知。

陈镒的《和周济翁写别韵》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元代文化和历史的一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风貌,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