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村景

芋叶瓜藤绿满田,数家烟火接平原。
溪分秋水绕孤屿,山障夕阳明半村。
访鹤客来松下径,扫花童立竹边门。
居安便是神仙境,何必桃源避世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村景》是元代诗人陈镒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画卷,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陈镒,字伯铢,元朝丽水人。他曾担任松阳教授,后筑室午溪上。他的工于诗歌,其作品多有反映田园生活与自然景观之作。
  1. 作品原文
    芋叶瓜藤绿满田,数家烟火接平原。
    溪分秋水绕孤屿,山障夕阳明半村。
    访鹤客来松下径,扫花童立竹边门。
    居安便是神仙境,何必桃源避世喧。

  2. 诗意解析

  • 芋叶瓜藤绿满田:描绘了丰收季节里田间的景象,芋叶和瓜藤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给人以丰收的喜悦和自然的美。
  • 数家烟火接平原:描述了村落与平原相接,炊烟袅袅升起的情景,表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温暖。
  • 溪分秋水绕孤屿,山障夕阳明半村:刻画了溪水中的秋天景色和夕阳下的村庄,形成了一种静谧而美丽的画面。
  • 访鹤客来松下径,扫花童立竹边门:描绘了游客在松树下小路上行走、孩童在竹林边玩耍的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 居安便是神仙境,何必桃源避世喧: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认为在家乡就能拥有像仙境一样的生活,无需远离尘嚣去寻找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次韵村景》不仅以其优美的田园风光和深远的意境吸引了读者,还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于和谐社会的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田园生活的理想化追求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