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海经年滞客程,相逢一啸叙前盟。
路经山雨青泥滑,风卷溪云白月明。
幸有芳尊酬此夕,惜无佳句续高情。
酒醒不惜匆匆别,共听钟声出晓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湖海经年滞客程,相逢一啸叙前盟。
路经山雨青泥滑,风卷溪云白月明。
幸有芳尊酬此夕,惜无佳句续高情。
酒醒不惜匆匆别,共听钟声出晓城。
《八月十四夜宿松溪山庄次韵》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七月,当时苏轼任密州太守,与友人游山玩水之际,在松溪庄中过夜,遂作次韵之作。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八月十四日夜,
步自东郭门,
行未及黄茅。
但闻人语马,
宛转入村墟。
月明林影开,
气爽露华滋。
寄言蓄热者,
节物助清奇。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八月十四夜宿松溪庄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和感受。诗中的“八月十四夜”指的是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七月十五日的夜晚,而“松溪庄”则是作者的住所或朋友的居所。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清新、凉爽天气的欣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