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杨震卿山长

芹宫半世守儒官,冷况萧然道自尊。
琴在旧堂湖月冷,剑横新冢岭云昏。
吴山犹认生前面,楚水难招没后魂。
雪满西桥桥畔宅,梅花心事与谁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杨震卿山长》是元代著名诗人陈镒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不仅表达了对故友杨震卿的深切哀悼,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其一生学术与道行的高度评价。

从诗歌内容来看,首句“芹宫半世守儒官”描绘了杨震卿一生致力于学问,如同芹宫(古代学宫)中的学者,坚守儒家之道。这句诗不仅展现了杨震卿作为一位学者的形象,也反映了其一生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儒家思想的深刻理解。

“琴在旧堂湖月冷,剑横新冢岭云昏。”这两句进一步通过具体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作者对杨震卿的怀念之情。琴声悠扬的旧堂、寂静寒冷的湖月与剑气凛然的新冢,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和怀旧氛围的画面。这种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人物内心情感的手法,使得这首诗的情感表达更为细腻且富有层次感。

“吴山犹认生前面,楚水难招没后魂。”这句话通过对地理名称的提及,表达了作者对于杨震卿逝去后无法再见到其身影的悲痛。这里的“生前面”和“没后魂”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杨震卿生前的风采以及死后的寂寥,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雪满西桥桥畔宅,梅花心事与谁论。”这两句以景结情,通过对西桥旁宅院的雪景和梅花的描述,寓意着诗人心中的无尽哀思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梅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而“心事与谁论”则透露出诗人在朋友离去后的孤独与无助。

《挽杨震卿山长》不仅是一首表达深厚友情与缅怀故人的诗作,更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这首诗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杨震卿深深的怀念之情,也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元代文化与文学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