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叶训导雨中漫兴

避乱三年依郭外,青萝白屋锁寒烟。
绕阶山叶秋虫响,照榻书灯夜雨悬。
半纸功名犹未就,数茎华发已堪怜。
寻诗有客时相过,竹下芳尊想未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叶训导雨中漫兴》是元代诗人陈镒的作品,创作于元代。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动荡时期的生活状态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和感慨。以下是对该诗的简要介绍:

  1. 作者简介
  • 陈镒,元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 他的诗歌风格多变,既有清新脱俗的一面,也有深沉内敛的一面,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1. 原文赏析
  • 诗中的“避乱三年依郭外”描绘了诗人在战乱中艰难生存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青萝白屋锁寒烟”则通过描绘宁静的环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
  • “半纸功名犹未就,数茎华发已堪怜”反映了诗人对功名事业未能达成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衰老的无奈。
  • 最后,“寻诗有客时相过,竹下芳尊想未眠”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情景,以及他们在诗酒中寻求精神慰藉的生活态度。
  1. 艺术特色
  • 该诗语言朴实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感悟。
  • 诗中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比、对偶等,使得整首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次韵叶训导雨中漫兴》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深刻哲理意义的作品。诗人通过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内心感受的抒发,传达了对社会、人生和自然的深刻认识。这首诗的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值得后人研究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