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夜坐听雨

寂寞山斋孤坐夜,西风落叶雨潇潇。
水光入室凉偏润,地气侵衣暑顿消。
静念人情狙赋芧,更怜世事鹿藏蕉。
何时洗却儒酸态,还共扶摇上九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夜坐听雨》是陈镒创作的一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在静谧的夜晚中独自面对自然、思考人生的情感。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感悟力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诗中“寂寞山斋孤坐夜,西风落叶雨潇潇”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带萧瑟的场景。作者选择了“山斋”作为场景的设定,既表明了自己远离尘嚣的高洁志向,也暗示了内心的寂寞与清冷。夜晚的自然环境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西风吹动落叶,雨声潇潇,营造出一幅静谧而又生动的画面。这种描述方式使得读者能够迅速进入诗歌营造的氛围之中,感受到诗人孤独而又平和的内心世界。

诗中的“水光入室凉偏润,地气侵衣暑顿消”两句,通过具体的感官体验,进一步加深了诗境的效果。室内水光的清凉感以及随之而来的微风带来的凉爽,不仅缓解了夜晚的寒冷,更象征性地映射了诗人心灵的净化与安宁。同时,“地气侵衣暑顿消”这一形象的描述,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也隐喻了诗人内心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与释怀。

“静念人情狙赋芧,更怜世事鹿藏蕉”两句,则将笔触转向了对人世的深刻反思。这里的“人情狙赋芧”和“世事鹿藏蕉”,借用了自然界中草木的生长特性来比喻人间的复杂与变幻。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人性和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的最后一句“何时洗却儒酸态,还共扶摇上九霄”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这句话中的“儒酸态”象征着世俗的束缚和知识分子的局限,而“扶摇上九霄”则象征着一种超越和升华的愿望。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不仅展示了其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他对个人精神自由的不懈追求。

陈镒的《次韵夜坐听雨》不仅是一首充满意境和哲理的诗歌,也是对元代文人心态与生活状态的一次深刻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人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也能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