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居彼此共栖迟,薄宦无成与愿违。
白发五年愁避乱,青灯一夕喜论诗。
雨凉吠蛤喧人耳,风定流萤入客衣。
别后相思心独苦,犹怀把酒夜深时。
和周山长别后见寄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周山长别后见寄韵》是陈镒所作的一首古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后的感慨和重逢的喜悦。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诗歌原文:穷居彼此共栖迟,薄宦无成与愿违。白发五年愁避乱,青灯一夕喜论诗。雨凉吠蛤喧人耳,风定流萤入客衣。别后相思心独苦,犹怀把酒夜深时。
诗歌注释:这首诗的作者陈镒,生活在元朝,他的诗歌多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现实。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僻静的地方居住,由于官运不济,没有达成自己的心愿。长时间的白发让他感到忧愁,他只能避开动乱。而在夜晚的宁静时刻,他和朋友相聚,谈论诗歌,享受文学的乐趣。雨天吠叫的蛤蜊声音喧闹,但风吹停时,萤火虫的光点却悄然进入他的衣襟。分别之后,他对朋友的思念变得异常深沉,晚上常常怀念着喝酒的情景。
作品背景:这首诗是在诗人与友人离别后创作的。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人在表达自己情感的同时,也展示了元朝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世界。这种对生活细节的捕捉和对情感的深刻表达,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也具有深远的思想价值。
《和周山长别后见寄韵》不仅是陈镒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元朝特定历史背景下文人生活的真实写照。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对于读者而言,这首诗不仅仅是一次文字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