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外书斋午睡醒,忽惊有客扣门声。
十年离乱成分首,一日相逢话别情。
岁晚吾仍忧病肺,天寒君尚促行程。
明朝又向山城去,满路梅花入品评。
次韵齐子和山长过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齐子和山长过访》是元代诗人陈镒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生平,以及诗歌的具体内容和艺术特色,构成了其文学价值和意义的重要部分。
陈镒(1289-1360),字伯铢,元朝处州丽水人。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曾经担任松阳教授一职,后在午溪建造书斋并命名之为“菉猗”,表明以午溪集名来纪念自己的创作生涯。陈镒的工诗成就不仅体现在其个人作品上,也通过他的好友齐子和的《次韵齐子和山长过访》得以传承。这首七言律诗便是陈镒与其友人交流感情的见证。
从内容上看,《次韵齐子和山长过访》是一首典型的元代文人诗。诗中描绘了竹外书斋中诗人醒来时的情景,突然听到扣门声,随后与友人相逢,共话离乱后的别情。诗人在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之余,亦透露出深深的友情与不舍。这种情感的流露,体现了元代诗歌中常见的人文关怀与情感真挚。
从艺术特色方面看,陈镒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结构严谨而又不失灵动。诗中的意象丰富,比如“满路梅花入品评”这一描述,不仅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也象征着朋友间深厚情谊的传递。此外,诗中的对仗工整、用词精准,使得整首诗歌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不失清新脱俗的艺术魅力。
对于读者来说,了解《次韵齐子和山长过访》不仅能增加对元代诗歌风格的认识,还能从中窥见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与情感世界。这首诗不仅是陈镒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那个时代文化氛围的一种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元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及其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
陈镒的《次韵齐子和山长过访》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与别离的诗作,也是研究元代文人生活与情感世界的珍贵资料。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邃的文字,传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展示了元代文化的独特魅力。